社評:“十一五”規劃為房地產啟迪發展源泉
發布日期:2006-03-31 瀏覽次數:239
全國兩會剛剛閉幕,經過兩會代表和委員審議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出臺,除個別地方有所修改外,總體上沒有太大變化。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并未提到房地產業,而此次正式通過并公布的“十一五”規劃綱要,在“豐富消費性服務業”中增加了“發展房地產業”一節,并且名列第二,其中提出要“調整住房供應結構,重點發展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嚴格控制大戶型高檔商品房;按照保障供給、穩定房價的原則,加強對房地產一、二級市場和租賃市場的調控,促進住房梯次消費;完善房地產開發融資方式,加強資本金管理,規范發展住房消費信貸和保險;規范物業管理行為,提高市場化程度”,幾乎概括了未來五年發展房地產業的方方面面。
細心解讀“十一五”規劃綱要,我們可以發現“十一五”規劃的很多方面都與房地產業有關。“十一五”規劃開篇就明確提出“我國具備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的有利條件;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速升級,將帶動產業結構加快調整和城鎮化加快發展,市場潛力巨大”。
在以前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去年針對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成效顯著,局部過熱的房地產業已基本回歸理性,為繼續平穩較快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在下一輪以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住房消費成為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中的重要方面,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尤為明顯。
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以及“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合理控制投資規模,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正確把握經濟發展趨勢的變化,保持社會供求總量基本平衡,避免經濟大起大落”等觀點,都與房地產業有關。
在發展觀念方面,房地產業一直在提倡以人為本,但很多時候還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到行動中。由于房地產業正處在少有的發展機遇期,因此很多房地產企業都以追求高額利潤乃至暴利為導向,在未來五年市場逐步得到規范的前提下,這樣的發展觀念將面臨考驗。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房地產業必須繼續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未來五年,節能重點工程中,供熱、建筑節能、綠色照明等都與房地產業直接相關。政府部門很可能會在節能省地型建筑、節能標準、戶型大小、每平方米的綜合能耗這些方面形成新的政策。
“十一五”規劃提出未來五年城鎮化率要提高到47%,其中還提到要“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要發展城市群、堅持區域協調發展等。未來五年,在三大城市群區域、中小城市及中西部地區,房地產業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實際上,在去年宏觀調控之后,不少房地產企業已經在向城市群區域城市和二線城市挺進。而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也已吸引眾多知名房地產企業和金融機構進入。
城鎮化一直是業內人士對房地產業保持樂觀的重要依據,在未來五年,這樣的樂觀仍將持續。
一言以蔽之,房地產依然是國家的重要支柱產業,發展前景仍相當廣闊。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能將其公司發展戰略與國家規劃很好地結合起來,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并非難事。
全國兩會剛剛閉幕,經過兩會代表和委員審議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出臺,除個別地方有所修改外,總體上沒有太大變化。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并未提到房地產業,而此次正式通過并公布的“十一五”規劃綱要,在“豐富消費性服務業”中增加了“發展房地產業”一節,并且名列第二,其中提出要“調整住房供應結構,重點發展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嚴格控制大戶型高檔商品房;按照保障供給、穩定房價的原則,加強對房地產一、二級市場和租賃市場的調控,促進住房梯次消費;完善房地產開發融資方式,加強資本金管理,規范發展住房消費信貸和保險;規范物業管理行為,提高市場化程度”,幾乎概括了未來五年發展房地產業的方方面面。
細心解讀“十一五”規劃綱要,我們可以發現“十一五”規劃的很多方面都與房地產業有關。“十一五”規劃開篇就明確提出“我國具備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的有利條件;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速升級,將帶動產業結構加快調整和城鎮化加快發展,市場潛力巨大”。
在以前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去年針對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成效顯著,局部過熱的房地產業已基本回歸理性,為繼續平穩較快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在下一輪以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住房消費成為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中的重要方面,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尤為明顯。
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以及“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合理控制投資規模,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正確把握經濟發展趨勢的變化,保持社會供求總量基本平衡,避免經濟大起大落”等觀點,都與房地產業有關。
在發展觀念方面,房地產業一直在提倡以人為本,但很多時候還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到行動中。由于房地產業正處在少有的發展機遇期,因此很多房地產企業都以追求高額利潤乃至暴利為導向,在未來五年市場逐步得到規范的前提下,這樣的發展觀念將面臨考驗。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房地產業必須繼續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未來五年,節能重點工程中,供熱、建筑節能、綠色照明等都與房地產業直接相關。政府部門很可能會在節能省地型建筑、節能標準、戶型大小、每平方米的綜合能耗這些方面形成新的政策。
“十一五”規劃提出未來五年城鎮化率要提高到47%,其中還提到要“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要發展城市群、堅持區域協調發展等。未來五年,在三大城市群區域、中小城市及中西部地區,房地產業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實際上,在去年宏觀調控之后,不少房地產企業已經在向城市群區域城市和二線城市挺進。而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也已吸引眾多知名房地產企業和金融機構進入。
城鎮化一直是業內人士對房地產業保持樂觀的重要依據,在未來五年,這樣的樂觀仍將持續。
一言以蔽之,房地產依然是國家的重要支柱產業,發展前景仍相當廣闊。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能將其公司發展戰略與國家規劃很好地結合起來,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并非難事。
- 上一篇:國稅總局:對房地產開發業務提高征收企業所得稅
- 下一篇:復合鋁型材市場急待開發材市場




